应用案例一
内蒙某风电场35kV架空集电线路,在线路首尾两端杆塔安装2套监测终端,在2022年4月21日监测到线路发生跳闸故障,经系统诊断故障性质为非雷击,故障相为A相,故障发生在3号杆塔附近。
经巡线,在3号杆塔接的风机箱变高压侧发现电缆A相被击穿,定位无误差。
【资料图】
此次精准定位极大的提升了故障排查速度,获得业主的高度赞赏。
应用案例二
青海某风电场35kV架空集电线路,在线路的首端,中间,尾端杆塔共安装3套监测终端,系统在2022年4月12日监测到线路发生跳闸故障,诊断为非雷击故障,根据系统分析诊断故障点位于32号杆塔附近。
现场根据推送的故障短信到达32号杆塔,在32号杆塔风机箱变内发现有小动物尸体,故障定位无误差。
应用案例三
黑龙江某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在线路的首端,中间,尾端杆塔共安装3套监测终端,在2022年3月15日监测到发生非雷击故障跳闸,故障相为AB相,故障点位于66号杆塔附近。
现场接收故障短信后,直奔66号杆塔,发现66号杆塔绝缘子和导线覆冰严重,处理后线路恢复送电,故障无误差。
该现场反馈集电线路故障预警与诊断系统已成为处理线路故障的重要工具,每次出现故障都直接前往推送的故障点去处理,节约了大量巡线找故障点的时间。
系统介绍
系统按照分层分布式体系设计,由现场监测终端、数据中心和工作站三部分组成,同时数据中心还提供了WEB服务查询、短信告警推送功能。现场终端、数据中心和工作站之间通过广域网连接。本系统作为输电线路工况在线监测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共享监测信息。
监测终端:分布安装于输电线路的导线上,监测输电线路故障发生时刻的故障行波电流与工频故障电流,采集、分析信号并上传到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通过4G/APN与现场终端通信,接受上传的监测信息并下传控制信息。数据中心对上传的故障信息进行诊断分析。
工作站:系统人机交互的窗口。主要完成监测系统的建立设置、监测信息的查询、诊断结果的查询和故障分析报表,以及对现场终端的控制设置。
系统功能
“
一、故障精确定位
采用分布式行波在线测量技术,通过故障行波的诊断分析,可实现各种类型线路故障的精确定位,有效指导工作人员迅速找到故障点,减少故障停电时间,避免人力物力浪费。
“
二、故障原因辨识
准确采集故障波形数据,我公司已建立大数据波形指纹库,积累波形大数据,通过自学习智能算法可辨识常见的雷击(绕/反击)和多种非雷击故障类型,明晰事故发生原因。
“
三、隐患监测预警
采集树障、鸟窝、绝缘子异常放电、架空线路放电等典型隐患放电行波及瞬时性故障放电行波,并准确定位放电位置,供运维人员分析线路绝缘薄弱环节,为线路状态检修提供指导性依据。
典型架空线隐患行波波形图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武汉·中国光谷,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电网诊断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十年匠心耕耘,公司已成为分布式故障诊断技术行业的标准制定者和领航者,公司“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在长达80万公里的输电线路上累计应用超过7万台,成功诊断线路故障近7000次,产品质量及应用成熟度业内第一。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网、南网、风光新能源、轨道交通、石油工矿等领域。
公司秉承“专注专业,创新创业”的企业精神。在技术上不断开拓、创新,公司产品先后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众多荣誉;在服务上周到、细致,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7*24小时快捷、专业、标准的技术服务。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网诊断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发展历程
2009
攻克了“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定位及原因辨识”的技术难题,自主研制了第一代故障诊断系统,获得多项技术专利,实现了分布式故障诊断技术的重大突破。
2011
“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首次实现省级电网大规模联网运行。
2012
分布式产品通过中电联产品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规模联网运行。
2014
分布式产品首次应用于我国交流1000kV、直流±8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
2015
“分布式故障诊断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6
主导开展分布式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家标准及国网企业标准制定。
2019
公司被湖北省科技厅授予输电线路智能化监测诊断工程“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立三相电力科学技术协会。公司被武汉市软件行业协会评为“软件百强企业”。
2021
新一代分布式产品通过中电联产品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分布式产品在±1100kV吉泉线挂网运行。
2022
荣登2021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位列第51位。
被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评为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咨询电话
杨经理:18971369001
米经理:18872206614